一张小方桌,几个小板凳,金某军冷清已久的家中,因为一场开在“农家小院”的听证会,变得热闹起来,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22年6月9日,经开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到金某军的信访电话,金某军在电话中焦急的说:“检察官,我在工地干活受伤,官司打赢了,但法院到现在还不帮我执行,现在我生活困难,连看病钱都拿不出来。我对法律程序虽然不懂,但我当过兵,我相信国家,相信检察机关,希望检察机关尽快帮我监督法院,把我的赔偿款执行到位。我这腿脚受伤后不方便走路,屯子去长春市里也挺远,交材料这件事对于我真的相当困难......”
通过电话沟通了解,12309检察服务中心初步掌握了金某军诉求,其认为法院执行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申请检察机关民事监督。综合考虑金某军的身体情况不佳、居住地偏远等诸多因素后,为切实、尽快的解决信访人诉求,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2022年6月10日,在征得金某军的同意后,长春经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郑琦、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岩带领民事检察部门、控申检察部门,邀请吉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春龙作为听证员,赴金某军家中,上门接访并听证。

听证会就设在金某军的农家小院中,院中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邻里。检察官、听证员同金某军一家围坐在小方桌前,耐心的了解金某军的诉求。金某军自述其为经开区法院一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在工作中受伤致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仅不能打工、干农活,还需要卧床靠妻子照顾,而赔偿款一直没有到位,持续信访无果,一度有寻死的念头。经检察官详细对案件事实、证据及其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了全面审查和综合分析,听证员认真听取了案件介绍,就案件事实和法院的执行措施进行了详细了解,均认为本案符合民事执行监督受理条件,应依法导入监督程序,并对该执行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就执行法院是否具有消极执行行为进行依法监督。同时,听证员提出,就金某军因案致贫的实际状况,可否综合考虑金某军的现实困难,依法给予司法救助。对此检察官作出回应:该案经审查如符合救助条件,检察机关将本着“能救尽救”的工作原则,会尽快启动程序,帮助其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

听证会结束时,周围群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金某军的邻居也纷纷走过来表示金某军家最近生活不易,能够得到检察机关的帮助,作为邻里也为之高兴。金某军对检察机关对其诉求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并上门听证的做法很感动,对本次听证会作出的决定表示接受,承诺不再去政府、法院及其他部门信访,并指着门口挂的“光荣之家”的牌子说:“我是退役军人,不到难处我也不愿意给组织添乱,生活太难了。现在你们来了,我也有了盼头,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检察院,谢谢你们的帮助。”
经开区检察院按照高检院“探索上门听证”的要求,在信访人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及时主动带案下访、上门听证,把听证室搬到信访人的家中,真正做到“检察服务零距离”,以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化解矛盾。